行业动态

夏季养生最怕贪凉!感冒、腹泻、腰痛……如何应对?
发布时间:2022-06-17   

中医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在外,体内偏于虚寒,日常养生最怕贪凉,容易感冒、腹胀、泄泻、身体疼痛等,颇有季节特点,中医有调理的好方法。



贪凉感冒:巧用香薷


云南省中医医院药学部李松梅:中医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发散在外,毛孔腠理开放,如果饮食起居贪凉,或素来体质偏差,容易发生感冒,而且不同于其他季节,此时常用到香薷。

香薷具有发汗解表、化湿和中的功效,用于暑湿感冒、恶寒发热等病症,称“夏月麻黄”。若有恶寒、发热、无汗、头痛等受寒、水湿病症,常配伍藿香、佩兰等使用;若有呕吐、腹泻等夏季肠胃感冒表现,可搭配白扁豆、厚朴、黄连(兼有热象时)等。注意香薷不可与山白桃同食;单纯暑热引起大汗、大热、烦渴等症,以及气虚、阴虚体质者不宜使用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刘丹:香薷是预防夏季感冒、消除暑湿的经典中药,日常可做茶饮、食疗使用。香薷饮:将香薷10克、厚朴5克、白扁豆(炒黄打碎)15克放置保温杯中,用开水焖1小时后代茶饮用,可防治暑湿感冒、空调病。香薷粥:将香薷5克加水煎沸、去渣留汁;粳米50克、绿豆50克加水煮粥,待熟时加入香薷汁煮沸,一天内分2〜3次凉食或温食,可防治夏季轻度感冒。香荷茶:将香薷10克、干荷叶10克(或鲜荷叶30克)、陈皮10克加水先煎30分钟,再加入薄荷5克,煮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,能够消暑理气、祛湿解表。

贪凉泄泻:健脾暖脾


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谭涛:酷暑天气人们多喜欢寒凉饮食,虽一时舒爽,但外有暑湿之邪,内有寒凉之邪,容易引发暑湿腹泻,大便黏腻、粘马桶、气味臭秽难闻,肛门烧灼感强,来势汹汹,严重者可伴发热、口渴烦躁、四肢困乏、胸闷恶心等。预防夏季腹泻,除了避暑、注意饮食常温新鲜,还要健脾祛湿。可将藿香、佩兰装入布袋随身佩戴或挂在房中,一个月左右更换一次,发挥化湿、解暑、醒脾的作用。也可取苍术10克、陈皮20克、芦根15克(温水浸泡30分钟)煮沸,再加入桑叶10克、菊花10克继续煮沸3分钟,代茶饮用,建议当天煮当天喝。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:夏季阳气在外,体内虚寒,饮食不宜太寒凉,可以适当吃一些温性食物,肉桂是不错的选择,能够温中暖脾。日常可取桂皮5〜10克、生姜几片,在油锅中爆香,放入猪排骨250克(斩件后用食盐、花生油、生粉、生抽腌制10分钟),煎至味香微黄,加入山药250克(切段)翻炒片刻,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,转小火焖煮,汤汁不多时开大火,加食盐调味即可。桂皮暖脾,山药补脾,二者搭配排骨烹饪,可以温补脾肾、通经散寒,适合夏天贪凉食冷所致的腹部冷痛、腹泻人群食用。

贪凉腹胀:调理气机


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陈格格:夏日气温过高,水分加速流失,容易形成贪凉饮冷的饮食习惯,并出现腹胀、食欲不振等症,不妨通过自我推拿增强脾胃运化,缓解不适。

按揉中脘:中脘穴是改善腹胀的重要穴位,位于前正中线上,脐上4寸,坚持按揉此穴,有助改善胃痛、腹胀、纳呆、呕吐、吞酸、呃逆等脾胃不适。




重按足三里: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,外膝眼下四横指,用拇指指腹按揉50次,力量稍重,有明显酸胀感,可以起到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



团摩脐周:选择坐位或仰卧姿势,将左手叠于右手之上,以肚脐为中心绕圈摩腹,半径范围恰从肋缘下滑过,晨起顺时针81圈,睡前逆时针81圈,可以畅达胸腹,使气机正常运转。掌运腹部:选择仰卧姿势,将左手叠于右手之上,先用右手掌根,从右腹外侧开始,向左上方推腹;再将右手四指勾起,从左腹外侧开始,向右上方推腹。全程左手辅助用力,如此往返20次,可以疏通积聚于腹部之气,帮助恢复脏腑气机。

贪凉腰痛:强壮筋骨


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副主任中医师施敏:在天热贪凉、空调温度过低时,身体容易被风寒入侵,导致腰痛反复发作。在明确诊断、规范诊治的基础上,可以通过强壮筋骨的食疗来进行腰部保健。

中医认为“腰为肾之府”,若肾气亏虚,肾阳不足,受到风寒湿邪侵袭,导致腰部经络气机不通,腰部酸痛,疲乏无力,活动受限等。杜仲、巴戟天是治疗腰痛的重要中药,具有补肝肾、强筋骨、祛风湿的功效。将杜仲15克、巴戟天15克、陈皮10克泡软切段,与猪脊骨250克(提前加姜片、料酒腌制,冷水下锅煮沸去除血沫)、生姜一同放入砂锅,加冷水浸没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,出锅前放入枸杞10克,加盐调味(2〜4人份)。此汤有助改善腰痛、乏力等不适。舌红少苔、咽干烦躁的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服用,感冒者忌服。还可将双掌摩擦发热反复贴于肾俞穴(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处,后正中线旁开两横指)3〜5分钟,或手指按揉至酸胀微热,有益强腰补肾。夏季建议将空调温度调在25℃〜26℃,避免直吹腰部,夜间用薄被保护腰部;日常生活中避免久坐、过劳、塌腰弓背坐姿等。

上一篇:中老年人需五不熬,讲六份心,重七个淡,有八种伴!
下一篇:备孕 6 要素,怀孕,您准备好了吗?